□晨報記者 鬱文艷
  相信很多市民都想瞭解更長時間的空氣質量預報。日前,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次發佈了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5天中長期預報。據新華社報道,中國曙光公司聯合中科院大氣所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單位研發的系統可較準確地預報未來3至7天甚至更長時間的霧霾。對此,上海相關單位表示,目前暫無對外發佈中長期預報的計劃,由於技術手段等所限,中長期預報的準確率還有待提高,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是發佈第二天的空氣質量預報。
  5天預報結果較“模糊”
  一直以來,各地對於空氣質量多以1-2天,特別是1天的短期預報為主。不過,本月21日,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次發佈了京津冀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形勢預報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稱,總站基於現有污染源監測、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實時監測、大氣污染過程模擬分析以及與相關監測成員單位會商預報結果,預計,11月22日-26日期間,京津冀區域將有一次重污染影響過程。記者查看這份5天的預報發現,預報沒有具體到城市,而是以區域為範圍進行預報,比如“北部”、“中南部”等;也沒有具體的空氣質量指數,而是污染的程度,“輕度污染”、“重度污染”等。
  最近的一個相關消息吸引了更多人關註。該消息稱,多家機構研發的“一體化的霧霾預報預警、來源解析和政府輔助決策系統”號稱可較準確地預報未來3至7天甚至更長時間的霧霾。相關負責人秦東明昨天向記者表示,他們從中科院大氣所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獲得環境空氣質量的原始數據,然後借助高性能計算機,通過建立多種模型,預報未來一段時期的空氣質量,目前測試下來,準確率能達到約70%。
  相關人士表示,空氣污染的預報模擬跟天氣預報有異曲同工之處,都是通過大規模的計算機數值模擬實現,只不過用到的“方程式”不同而已。空氣污染的模擬,還需要用到天氣模擬的結果作為驅動,因為空氣污染是跟天氣狀況緊密相關的,“當然,要想計算得準,最關鍵是要有一個準確的污染源清單,讓這個初始的‘源’盡可能接近現實的源。”
  秦東明表示,該系統主要針對京津冀區域設計研發,應用於包括上海在內的長三角區域則需要做調整,因為不同區域的污染排放情況不同,天氣情況也不同。
  達到較高準確率才發預報
  對於空氣質量中長期預報,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相關人士表示,上海暫無發佈中長期預報的計劃,從技術手段來說,目前也還沒有達到準確預報長期空氣質量的水平。
  該人士介紹,空氣質量的判斷分預測、預報、預警三個不同層次:對於“預測”,環境監測中心內部也利用各種模型,有一個7天左右的走勢判斷,但僅作內部參考,不對外發佈;對於“預報”,其要求更高,因為是對公眾發佈的,有指導各行各業開展工作、市民出行等意義,因此非常謹慎,需要更高的準確率,目前技術上達不到相關要求,因此,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會發佈第二天的空氣質量預報,包括污染程度以及空氣質量指數;對於“預警”,其要求就更高,需要更加謹慎。  (原標題:霧霾可提前7天預報?上海暫不執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z99yzfr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